202-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闻中心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交流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每周一星
生物沉积学前沿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
分享
发布日期:2023-12-22


生物沉积前沿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


(通讯员 方谦、刘丹娜202312月16-17日,生物沉积学前沿论坛在我校未来城校区举行。本次论坛由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中强教授发起,共邀请了全国16位科研一线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生物沉积这一主题,从不同时空场景针对国际前沿研究进展和相关重要科学问题做特邀报告。

论坛开幕式由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松虎教授主持。实验室主任谢树成院士致开幕辞,他介绍了本次论坛的举办背景与意义,并阐述了实验室的科研使命、突出影响力、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和重点任务方向,强调实验室围绕地质、生物与环境三个关键词,以地质微生物为抓手重点攻关国家需求背后的重大科技问题以及国际前沿科学问题,成为一支从地质微生物角度协调应对三大生态环境危机的不可替代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据了解,此次论坛邀请了包括谢树成院士在内的近10名国家级人才亲临现场指导和交流。校内外二十余位师生制作了展板,与参会专家交流了最新成果。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22所高校,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9个科研院所,近两百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与了论坛。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仪器开发利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实验室主任谢树成院士致论坛开幕

北京大学鲁安怀教授围绕海洋透光层矿物与生物协同作用的沉积效应方面进行阐述,从海水透光层矿物光催化氧化还原作用、矿物与微生物协同作用、白云石形成机制,以及包括海水和沉积物Ce异常问题、陆地“矿物膜”激发态光电子协同微生物固碳作用问题、透光层矿物协同微生物调控叠层石形成问题在内的多个角度进行了报告。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韩喜球研究员重点宣讲了海底硫化物矿物微生物风化作用相关的创新成果,介绍了海底硫化物原位微生物风化实验的现状与进展,深入探讨了海底热液区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矿物特征、热液硫化物矿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与机制。这些对于理解海底热液硫化物沉积中的微生物作用及其驱动的元素循环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王风平教授探讨了地球深部生物圈和生命极限相关问题,从对地球典型极端环境的介绍开始引入了对地球深部生物圈的精彩描绘,图文并茂展示了相关研究的科学意义、工作方法、重要理论突破和最新研究进展,强调了多学科视野对深部微生物研究的重要性,突出了微生物在极端环境下塑造和改变地球使之成为宜居性生态系统的核心功能。

成都理工大学文华国教授系统介绍了现今世界上陆表热液活动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以及他们团队近年来研究我国西部地区一些典型热泉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沉积过程,特别强调微生物在热泉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它们对地质环境和极端气候的反馈机制和成为绿色能源的可能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陈曦教授报告了他们最近关注的中生代极热事件背景条件下的海洋和陆地循环过程,以我国西部白垩系海相沉积记录为例,探讨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OAE2期间的碳-氮-硫循环及其影响机制和后果,利用同位素变化特征揭示古海洋生产力,并阐明陆地风化和海洋微生物对生产力的影响,以及后者在海洋碳-氮-硫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机制,最终,利用深时的实证为目前和将来全球温室气候条件下海洋生态系统的管理提供启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红梅教授对白云石形成机制这一重要科学问题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而精彩地梳理,介绍了地质历史时期白云岩如何形成以及低温条件下白云石如何形成这两大谜题,论述了白云石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白云石形成机制领域未知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总结,强调了新技术新方法和大数据分析在解决相关问题时的重要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陈中强教授论述了如何利用新兴的高精尖仪器(如NanoSIMS等)突破目前微生物岩研究的瓶颈,利用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发现二叠纪末大灭绝后微生物岩中保存的碳-硫同位素循环和微生物诱导钙化和催化白云岩化作用过程,突出微生物在海水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以及白云岩化作用过程的重要作用,特别强调利用不同元素同位素示踪微生物催化白云石从无序到有序过程的重要性,以及该技术在地质微生物学研究更多领域的应用价值。

北京大学沈冰教授从独特视角分析了海相碳酸盐岩碳同位素作为古海洋环境指标的适用性,认为非海底形成的碳酸盐的碳同位素并不能很好地记录古海洋地球化学信号,而是记录了海底沉积物孔隙水与海水混合的信号,故在使用碳酸盐碳同位素反映古海洋化学状态时应当谨慎,强调了沉积学和岩石学分析在低温地球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南京大学曹剑教授和我们分享了他近年来在我国二叠系烃源岩中的重要发现,以氮同位素为抓手,发现咸湖生烃的生态系统,特别是一些嗜盐细菌在湖湘黑色页岩生烃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发现一些生烃微生物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比如杜氏藻广布于二叠纪早期冰川发育时期的高盐湖泊,而塔斯马尼亚藻则是繁盛于冰川融化之后的湖泊中。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孙亚东教授结合自身近来研究,阐述了晚三叠古海水温度波动与生物礁形成和空间分布相关的最新成果,介绍了基于牙形石氧同位素的古海水温度重建的工作方法,指出晚三叠总体上非常温暖的气候特点,提出凉爽的气候条件会促进礁的发展,而炎热气候会抑制礁在低纬地区的发展,但驱使生物礁向北的纬度扩张。

中科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陈吉涛研究员对晚古生代的冰室气候的沉积记录和碳循环相关研究展开了精彩报告,论述了冰室气候研究的独特性与重要性—前人研究主要围绕温室气候下的极热与缺氧事件,而研究冰室气候有助于理解冰室气候下地球系统内部的关联与反馈。强调基础沉积学和地层学研究对于沉积地球化学研究的至关重要性,并且提出华南斜坡相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值可以代表全球晚古生代海洋溶解无机碳的碳同位素平均值。

中科院南京北京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代钊研究员回顾并展望了晚泥盆环境-生物危机研究,认为学界对晚泥盆生态危机的生物-沉积响应过程和记录关注不够,对危机期地质过程单因素相互作用与耦合过程关注薄弱、碎片化现象明显,建议明晰内力(火山活动)触发、内外协同、多圈层耦合引起生态危机的证据链,揭示危机发生的气候-环境临界阈值和主控因素。

西北大学张兴亮教授从分子生物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多角度论述了关于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演化的详实有趣的新颖成果,详细介绍了他们新发现的、产自寒武纪早期含清江生物群黑色页岩中的清江丝菌,认为它们是矿化保存的硫酸盐还原菌化石,并提出了该菌的适应演化假说,认为其在古元古代大氧化事件期间即发生辐射演化,并在后期逐渐演化为可以在氧化带远程氧化还原带硫的电缆细菌。

中科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周传明研究员探讨了埃迪卡拉纪甲烷厌氧化作用与自生碳酸盐岩沉积作用,从地质微生物代谢演化角度介绍了产甲烷作用和甲烷氧化作用,从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沉积学的新颖角度解析了盖帽白云岩的形成。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王晓梅研究员从有机质富集与碳循环和资源潜力,以及中元古代海洋环境与黑色页岩发育两个方面,强调黑色页岩不仅富集各种矿产/油气资源,同时是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信息载体,其发育是地球各圈层物质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她指出,对中元古代的深入研究可为理解地球的宜居性演化、生物和地外生命起源、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等问题提供新线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杨江海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从晚二叠的沉积物源和流域风化两个角度分享,利用锆石物源判别结合其他物源分析方法解译了右江盆地晚二叠沉积物源,综合多种地球化学手段重建了晚二叠的风化趋势,认为峨眉山LIP的风化侵蚀影响晚二叠-早三叠的古海洋、古气候演化。

最后,鲁安怀教授对此次论坛进行总结,认为每个报告精彩纷呈,学术交流讨论气氛浓厚,赞赏论坛中报告的一些重要新成果,肯定了本次论坛的学术价值,并认为地质和现代微生物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沉积学的学科交叉融合将有助于重大科学发现。


19


更多新闻>最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