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English
首页
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简介
学术发展规划纲要
实验室主任
组织架构
学术委员会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承担项目
开放课题
学术会议
科研成果
科研团队
科学普及
发表专著
研究队伍
固定科研人员
流动科研人员
博士后研究员
技术人员
行政人员
人才培养
导师信息
特色团队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活动
开放交流
学术讲座
111引智计划
承办会议
BGEG视频
参观来访
党群工作
党群工作
教工之家
重要精神
规章制度
管理总则
人员管理制度
科研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团队管理制度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资料下载
科学研究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研究方向
承担项目
开放课题
学术会议
科研成果
科研团队
科学普及
发表专著
02-10
2023
Science|宋海军教授团队-《贵阳生物群揭示现代类型海洋生态系统的崛起》
2月10日,我室二叠纪-三叠纪研究团队宋海军、代旭等主导,联合中科院等多个国内单位和法国、加拿大、瑞士、美国多个研究机构的学者合作研究成果《中生代一个新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贵阳生物群,揭示现代类型海洋生态系统》在《Science》(《科学》)杂志发表,并被《Science》进行亮点报道。论文第一作者是代旭博士,通讯作者是宋海军教授。贵阳生物群发现于我国贵州省贵阳市及其周边,埋藏时期距今2.508亿年,是目前全球中生...
04-06
2023
NC|我室研究团队提出6.35亿年前 “雪球地球”新模型
(地大新闻网讯)4月4日,我校童金南教授团队研究成果《马里诺雪球地球晚期中纬度存在海洋真核藻类的宜居环境》在《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论文被《自然》编辑部选为亮点论文进行报道,同时被《科学》杂志网站第一时间进行报道。该研究进展为认识和理解雪球地球时期生物如何生存和演化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提供了新的认识。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宋虎跃研究员。在距今6-7亿年以前,地球发...
03-31
2023
EPSL|宋虎跃教授在中二叠世生物大灭绝发生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地球科学领域知名期刊《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在线刊出我室题为“Global oceanic anoxia linked with the Capitanian (Middle Permian) marine mass extinction”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建立了中二叠世Capitanian时期发生的两期全球性海洋缺氧事件与生物灭绝的直接联系(图1),对认识该时期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我室宋虎跃研究员。图1 中二叠世两次海洋缺氧与生...
03-23
2023
张仲石教授研究团队模拟古气候揭示海平面上升的气候效应
(地大新闻网讯) 近日,由我室张仲石教授团队主导,多个国内和国际科研机构的联合研究成果《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改变大气和海洋环流》在《自然·地学》杂志发表,揭示了海平面上升可能成为未来影响气候变化的一个关键因素和机制。文章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环境学院和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张仲石教授。近几十年来,全球平均海平面正加速上升,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相较于1995年至2014...
02-27
2023
陈中强教授团队用生态模拟技术揭示大灭绝中生物多样性的锐减或为生态系统坍塌前兆
CB:生态计算模拟揭示2.52亿年前大灭绝中海洋生态系统彻底坍塌比生物多样性崩溃晚6万年 近日,我校陈中强教授研究团队联合美国加州科学院Peter Roopnarine教授和英国Bristol大学的Mike Benton教授在国际著名的Cell出版集团旗舰期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线上发表了一项题为《The stability and collapse of marine ecosystems during the Permian-Triassic mass extinction》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通过生态计算模拟...
02-21
2023
Water Res.|我室李平研究员团队在地下水氨氮的源汇及其转化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平研究员(教授)团队与厦门大学、阿尔贝塔大学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合作在环境科学领域Nature Index期刊《Water Research》(IF13.4)连续发表系列研究成果“An overlooked influence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on ammonia-oxidizing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redox-fluctuating aquifers”和“Transition of source/sink processes and fate of ammonium in groundwater alon...
11-03
2022
宋虎跃研究团队在三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控制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全球广泛发育海洋缺氧是导致三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重要原因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宋虎跃研究员课题组联合英国学者,在国际地学重要学术期刊《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上刊发题为“Dynamic ocean redox conditions during the end-Triassic mass extinction: evidence from pyrite framboids”的研究论文,综合评估了海洋缺氧事件在全球范围对三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的影响。发生在三叠纪末期(~201 Ma)的生物大灭绝事件是显生宙五次生物大灭...
09-27
2022
NC|杨欢副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黄土高原东亚夏季风强度和大气降水量演化的关系
长期以来,基于黄土记录重建的东亚夏季风强度和大气降水量变化不一致,再加之缺乏可靠的降水记录代用指标,极大地限制了对东亚夏季风演化的认识。我室杨欢副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刘鸿雁教授团队,利用一种可靠的地球化学指标-branched 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brGDGTs,支链甘油二烷基链甘油四醚),首次尝试使用深度学习技术重建古降水变化,建立了新的以brGDGTs为代用指标的全球降水最优预测模...
09-27
2022
NC|我室宫勋教授研究团队“古今结合”探索海洋与全球变暖新进展
地大新闻网讯 近日,我校宫勋教授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9月刊上以“一期两刊”的形式发表论文探究海洋与全球变暖。俄罗斯泛北极河流热排放对北极海冰消融的影响机制在《中全新世增强的河流热能排放入海促进北冰洋海冰融化》一文中,宫勋与合作者一起基于东西伯利亚陆架沉积岩心,依据放射性碳和石英释光测年技术建立起年代地层框架,分析了其沉积环境,通过冰筏碎屑和沉积速率等指标,结合已有的古气...
09-16
2022
SBB|谢树成教授团队—水分对土壤和沉积物中古菌结合态脂类的影响及其对微生物储碳的启示
近日,地球科学国际权威期刊《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刊发了我室谢树成教授团队论文-Archaeal lipids in soils and sediments: Water impact and consequences for microbial carbon sequestration(水分对土壤和沉积物中古菌结合态脂类的影响及其对微生物储碳的启示), 第一作者为裴宏业博士,通讯作者为谢树成教授。矿物对于微生物残体碳的保存被认为是土壤有机碳长期保存的关键。然而,水分如何影响矿物与微生物残...
06-30
2022
Science Advances|陈中强教授团队揭示2.52亿年前生态大危机之后海洋生物复苏之谜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中强教授团队,联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Michael J. Benton教授和美国南加州大学David J. Bottjer教授以及地质过程和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赵来时教授团队等国内外合作者,利用遗迹化石大数据以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为例,评价以软躯体生物为主导的内生动物生态系统在生态大危机之后的抗灾恢复能力,揭示它们在温室海洋中的复苏过程和机制。相关成果以“早三叠世温室世...
06-30
2022
宋虎跃研究员团队在早三叠世极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大规模岩浆活动导致早三叠世极端高温和生物灭绝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2.5亿年前),地球上发生了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大灭绝的机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很多证据显示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的大规模喷发是重要的驱动因子。海洋生态系统遭受重创之后经历了5个百万年(整个早三叠世)才逐渐得到恢复,在此期间,地球上记录了显生宙最为极端的温室气候、动荡的海洋碳-硫循环和数次生物灾难事件。尤其是在早三叠世Smithian时期,由化石壳体磷灰石氧同位素重建的表层海水温度高...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尾页
共51条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