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闻中心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学术交流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每周一星
实验室成员继问鼎两项国家奖后再添两项省一等奖
分享
发布日期:2024-07-27

实验室成员继问鼎两项国家奖后再添两项省一等奖



7月26日上午,湖北省2023年科技奖励大会在武汉顺利召开,生环实验室谢树成院士领衔的“长江中游两万年以来干湿古气候的演变规律与驱动机制”获得2023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是他领导的团队继2022年获得的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后的再一次突破,也是该团队于2008年和2016年两次问鼎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之后再添两项科技荣誉。

20多年前,团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三大难题:从传统古生物学向地球生物学的跨越发展、从生物大灭绝传统优势领域向全球变化新领域的拓展、从单纯科学前沿研究向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转型发展。在殷鸿福院士的悉心指导下,以谢树成院士为首的研究团队居安思危,敢于创新,聚焦在长江中游开始前瞻布局,并在学校资助下于2003年建立了“长江中游环境演变”人才团队,成员包括李长安、祁士华、胡超涌、黄俊华、谢树成、顾延生、朱宗敏等。

长江以水为魂、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流域因水而兴,与水有关的干湿气候事件直接影响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地质演化的角度认识区域干湿气候的演变规律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然而,由于缺乏可靠的代用指标,长江中游地区过去干湿状况的研究难度极大,成为研究亚洲季风演化极为关键但又最为薄弱的地区。团队成员以水为抓手聚焦干湿古气候这一重大挑战性难题,充分利用流域大量保存完好、跨越不同时代的洞穴石笋、泥炭和河湖沉积物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先后在神农架大九湖泥炭湿地、鄂西清江和尚洞洞穴系统建立了两大研究基地。依托这些基地,团队于2006-2023年间获得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同时承担了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国重重点研发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任务,使得原创性工作有了较好的经费保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团队首先在技术方法体系上进行突破。鉴于干湿古气候研究缺乏示踪方法这一难题,团队先后开发了示踪干湿古气候变化的一系列新指标,包括地球生物学的地质微生物、地球物理学的磁学参数、地球化学的微量元素比值等。有了这些原创性指标体系,研究团队就等于有了“尚方宝剑”,他们由此发现了长江中游干湿古气候的复杂性、典型性和特殊性。复杂性表现在水热配置上,既有诸如8200年前的冷干组合也有诸如12000年前的冷湿组合;在驱动机制上,既有诸如西风带的高纬因素,也有诸如厄尔尼诺等低纬因素,更有太阳活动等地外因素的影响。典型性表现在暴雨事件具有鲜明的500年周期变化,还有湿润区出现了长达150年的干旱事件。特殊性表现在1万多年前长江中游的干湿状况就明显不同于华北和华南,从而使中国东部地区的干湿表现出明显的“三极模态”空间格局。正是长江中游的“三性”水,才造就了诸如云梦泽这般浩瀚无垠的湿地系统,更成就了诸如楚文化这样悠久灿烂的古文化,“水-碳-文化”三位一体在长江中游跨越时空,演绎着动人的故事、流传着美丽的传说、谱写着绚丽的篇章。

这些“涉水”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以团队成员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科学》、《美国科学院院刊》、《自然•地球科学》、《自然•通讯》、《地质学》等国际权威期刊上,被《科学》、《自然•地球科学》、《国家科学评论》等期刊单独撰文进行正面评述,获评2018年湖北省十大科技事件,干湿古气候曲线被作为区域对比标准而被许多院士团队的论文直接转载引用。

创新第一动力培植了人才第一资源。20年的积淀,一批又一批的研究生逐渐成长为团队的中坚力量。发表在《科学》、《美国科学院院刊》、《自然•地球科学》、《自然•通讯》期刊上的成果第一完成人是当年的博士生张宏斌、朱宗敏、刘浴辉、黄咸雨。两项一等奖的10位获奖者中有7位是当年的博士生黄咸雨、张宏斌、刘浴辉、朱宗敏、杨欢、党心悦、李婧婧。4篇有关的学位论文获评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黄咸雨是2022年省一等奖的第一完成人,朱宗敏现已经成长为国家级高层次杰出人才。钻探江汉盆地深部的钻机已经响起,团队正向更深的地球、更高的目标挺进。



长江中游环境演变团队20多年的变化


更多新闻>最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