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闻中心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学术交流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每周一星
实验室五名成员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
分享
发布日期:2024-08-30

实验室五名成员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


今年以来,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培养工作取得较大进展,罗根明、马瑞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戴恒、张来明、楚道亮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  

罗根明教授,1984年生,主要从事深时地球生物学研究,担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中国古生物学会地球生物学分会副秘书长。他综合生物—有机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地质微生物学等技术方法手段重建重大地质转折期地球表层环境和地质微生物功能群的组成和演化过程,探索地质微生物作用环境的途径和程度,进而揭示重大地质转折期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和协同演化的研究,在古—中元古代地球表层氧化状态演变及控制因素、显生宙重大生物危机期古海洋和地质微生物功能群演化方面取得新认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PNAS、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著名期刊,成果被SCI他引2400余次。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5)和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3)各一项,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和中国古生物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马  瑞教授,1979年生,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学研究。她面向解决国家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重大需求,针对溶质/污染物在地质介质系统中的复杂运移行为难观测和预测的难题,致力解决非均质地质介质影响下水流—溶质反应和迁移多过程耦合与预测的关键科学问题。发展了复杂地质介质性质时空分布的热示踪与参数反演技术,提高地质介质非均质性的刻画精度;突破了经典溶质迁移理论在非均质介质中失效的困境,提出了双流速通道控制理论;并基于此研发了国际引领性的水流—溶质迁移—多组分地球化学反应耦合新模型,研发模型被扩展集成至国际水文地质学领域应用广泛的标准模拟软件中。攻克了非均质含水系统中溶质复杂迁移行为难模拟和预测的难题,提升了对地下水中溶质迁移与归趋的认知能力,促进了水文地质学科的发展,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支撑。以第一/通讯作者在Water Resources Research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担任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负责人;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官方SCI刊物Hydrogeology Journal主编。

戴  恒研究员,1987年生,主要从事水文地质模拟相关研究。他开发了精确量化由随机水文地质结构造成的模型不确定性的方法,开创性提出了针对具有物理意义的“过程”而非参数的新型敏感性分析流程,进而探究了使用基因信息从机理上降低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拟误差的新思路。他以第一和/或通讯作者在WRR、JoH、HESS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25篇,他引500余次,担任Journal of Hydrology、Journal of Hydrologic Engineering等多个SCI期刊副主编,曾获“武汉英才—青年优秀人才”项目资助。

张来明教授,1987年生,主要从事深时陆地气候与古地貌重建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10余项,担任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Geology、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Earth-Science Reviews等刊物发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17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7/22)和“孙枢奖”。

楚道亮副教授,1988年生,主要从事古—中生代陆地生物与环境演变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以及重点研发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58篇,其中SCI收录46篇,被引2160余次,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Geology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1篇。获得中国青年古生物学奖,研究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和2023年度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截至目前,实验室有43人(61人次)入选了各类国家级人才计划。实验室主任谢树成院士表示,近两年,实验室有10多名研究人员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对实验室来说是极大的鼓舞和支持。实验室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坚持原始创新,努力在地质微生物与环境领域的研究上取得更多突破,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同时,实验室也将加大对青年科学家的支持和培养力度,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我国科技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更多新闻>最近新闻